馬上注冊成為耒陽社區網友,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5月14日,時值2017年感恩母親節,風和日麗,天公作美。由耒陽社區網主辦的“走進耒陽最美鄉村”采風活動(第二站)來到我市南大門重鎮——小水鎮。來自耒陽羅含文化研究學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和詩詞楹聯協會的二十余名文化人士應邀參加了采風活動,他們分別用自己的相機和文字記錄了小水鎮的山水旖旎風光和時代農村氣象,感受了小水大美,不虛此行。
據悉,本次小水之行系社區網2017年“走進耒陽最美鄉村”采風活動的第二站。小水鎮位于耒陽南鄉,地處南連公平圩鎮,北抵耒陽城區連接處。據傳境內有一溪水匯集耒水,兩者相比,故曰小水,小水鎮由此得名。小水全鎮總人口近8萬人,是耒陽市人口最多的鄉鎮,也是耒陽經濟發展實力最強的鄉鎮之一。
社區網采風團首先來到小水鎮群力新村,參觀了該村重點民營企業——譚鳴紅薯粉皮廠。了解了該廠的紅薯種植、生產加工和經營銷售等情況。據了解,紅薯粉皮是耒陽傳統的土特產品,“耒陽紅薯粉皮”已于前些年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其中“譚鳴牌”紅薯粉皮是耒陽少數幾家取得該商標使用權的品牌粉皮之一。
離開群力新村后,采風團來到小水鎮“將軍之村”——柘溪村,瞻仰了譚冠三將軍故居。譚冠三將軍是耒陽人民的優秀兒子,他早年參加了湘南暴動、秋收起義、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解放后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將軍銜。他后半生與西藏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緊密相連,為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發展西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大家紛紛在將軍故居拍照留念,他們在緬懷將軍的高風亮節、豐功偉績之余,也對將軍故居的破敗落寞黯然神傷。
此后,采風團驅車來到樅楊樹村參觀了紅豆杉植物園,探訪了五公仙巖洞和石灰石林。紅豆杉綠樹成蔭,巖洞鬼斧神工,石林嶙峋峭立。大家不禁為這幾處藏在大山深閨不為外人所知的景點拍手叫好,不少文友感嘆,如果通過招商引資,政府與民間合力開發建設五公仙山風景區,那一定會吸引四方游客慕名而來,為創建旅游文化品牌,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帶來福址。
下午,大家又輾轉來到耒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小圩村李氏祠堂“龍門第”參觀。小圩村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在小水鎮聲名遠揚。在這里,眾文友被該村祠堂的歷史文化底蘊所折服,從青磚黛瓦到門庭墩石,從正堂牌匾到大廳朱柱,祠堂“龍門第”無一不折射出李家先祖的智慧光芒。該村整齊劃一、色彩統一的外屋墻磚也讓人眼前一亮,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離開小圩村后,眾文友又來到鴨婆山村、樓下新村和四都村駐足流連。這幾個村莊干凈整潔,寧靜祥和。村前池塘整修一新,空坪開闊平整,路燈喇叭高懸。單杠、吊踏秋千、籃球架等體育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各村祠堂皆修繕一新,彰顯了族人對先祖的尊崇和敬仰。特別是樓下新村所有民居統一規劃,錯落有致,這在耒陽廣大鄉村中應該說是少見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小水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展示的時代氣象和風貌是鼓舞人心的,老百姓有信心期待未來更美好的鄉村發展愿景。
時近黃昏,采風團來到武廣高鐵旁的畔塘村。這里身居大山深處,山環水抱,人才輩出,族人皆為東晉文化名人羅含之后。來到該村后,眾人兵分三路:幾個探險愛好者來到村后巖洞探險;部分文友在隨行羅含研究會羅育善會長的帶領下來到山中石魚、石猴和石亭處一飽眼福;剩下的則圍繞在當地一老者旁聆聽該村戰爭年代紅色革命故事。采風后隨行瓜瓜詩人擬寫七律《畔塘形勝》贊曰:“熏風滌蕩好縱行,一路高歌遠古城。排撻青山應客入,洞開麗景韻詩聲。溪流阡陌花旋舞,故道樓居雀囀鳴。風物可人人欲醉,含翁宅院畔塘清。
待到夕陽西下,眾文友沿南北干線107國道驅車返城,他們應邀來到耒陽學生最多的鄉村初級中學——小水中學佇足,了解了該校的辦學現狀和發展愿景。隨行文友楚子千禧年曾在該校任教,他不禁感慨:小水之行,故地重游,重溫舊情,心潮如水……
小水之行,內容充實,收獲良多,眾文友既領略了小水自然山水的旖旎風光,又感受了該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鄉村正能量。耒陽社區網“走進耒陽最美鄉村”采風車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們將繼續駛往下一站(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