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麥 于 2017-6-5 18:49 編輯
泮塘神事
文/賀清華
耒陽市小水鋪泮塘村人杰地靈,鐘靈毓秀。村民都姓羅,這些羅姓人家是東晉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羅含的后人。在這個村里曾發生過一些有趣的民間神事,特記錄下來以饗讀者。
一、神鳥現世
相傳羅含少時夢一五彩的鳥兒飛入口中,自此文思大進,才有了以后的成就。
泮塘村曾先后有兩個人見到過羅含夢到的那只神鳥,第一個人叫羅福。
據說很久以前的一天,從遠處飛來一只五彩的鳥兒,落在村灶王殿前的空地上鳴叫不已。羅福跑過去看,只見那鳥兒五彩斑斕,有著一身五色的羽毛,藍如寶石的羽尾。
“神鳥!”羅福這么想的時候,鳥兒“撲哧”“撲哧”幾下翅膀,飛走了。羅福在鳥兒飛走的地方發現了一株青枝綠葉的小樹苗,這株小樹苗無疑是神鳥遺留下來的。
羅福把村人喊攏過來,告訴他們自己看見了一只神鳥和發現小樹苗的事。村里有個百歲老人聽完他的描述,當即斷定這只神鳥就是當初“羅含夢鳥”里的那只鳥,這只鳥是先祖羅含派來的。它銜著一株樹苗停在灶王殿前,肯定喻示著什么。于是,老人拾起樹苗仔細端詳,認出這是一株白果樹,也就是銀杏樹。老人點點頭道:“原來是株公孫樹!
羅福不解:“何叫公孫樹?”
老人說:“這樹生長較慢,壽命卻極長,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人們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意思。它是樹中的老壽星呀!栽這樣一株樹蔭及子孫后代。”
老人說完,當即命羅福把這株銀杏樹苗就地刨土栽種在了灶王殿前,而這個曾見到過神鳥的羅福自此以后家業昌盛,子孫滿堂,活到120歲才無疾而終。
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泮塘村又有一個人見到了這只神鳥,此人名叫羅泰來。這一年正是鄉試之年,又到了讀書人盼望的“秋闈”。當時已經考取了秀才功名的羅泰來33歲了,他信心十足地在家做準備,計劃去考取舉人的功名。
出門趕考的這天清晨,羅泰來照例來到灶王殿燒香。他剛走到殿前的銀杏樹下,驀地,一只五彩的鳥兒鳴叫著從樹上飛下來,在他頭頂盤旋。他有些驚訝,仔細看去,這鳥兒五彩斑斕,漂亮異常。他心里一動,想起了先祖“羅含夢鳥”的故事,莫非這只鳥就是先祖羅含曾夢到過的那只吉祥鳥?那鳥兒在他頭頂盤旋數圈之后,一飛沖天,不見了。
羅泰來眼望蒼穹,再也看不到那只神鳥了,不禁有些失落。有村人見了,問他何故?他告知剛才在灶王殿前的銀杏樹下見到了一只五彩的鳥兒,倏忽間,又不見了。村人大喜,說:“羅秀才看見了神鳥,考試歸來一定是舉人,日后該叫你羅舉人了!
考試歸來,羅泰來果然中了舉人。村里為此建起了桅桿石,掛起了文魁匾,羅泰來中舉一事收入到耒陽市市志。
這是泮塘村兩個親眼在灶王殿前見到神鳥再現的人,一個發了家,一個中了舉。
二、灶王爺顯靈
村里的灶王爺一直很靈。當年從明末到民國,泮塘村接連出了許多達官貴人,每逢清明祭祀之日,不斷有官輦官轎涌進村里,那真是熱鬧非凡。大凡中第之人,除了祭掃先人靈位和祖輩的墳塋,就是進灶王殿祭拜灶王爺。
據說村里的灶王爺曾數次在泮塘村顯靈,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傳說是:當年村里有個叫羅三的,家里很窮,一晃快三十歲了,還沒娶上親。在一個大年夜,萬般無奈的羅三來到灶王殿乞求灶王爺保媒。
這年春天,羅三果然跟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成了家。
辦喜事的那天,他家來了一個陌生的老人。老人肩上立著一只小鳥,小鳥很漂亮,不叫不鬧。老人笑吟吟地喝了幾盅喜酒后就神秘地消失了。后來,新娘竟然說自己多次在夢里見過這個老人,說老人在夢里對她叮囑再三,說羅三是個好人,要不然她也不會嫁給他。
羅三想起自己曾在灶王爺前乞求保媒,當即拉著新娘跑到灶王殿。新娘一見灶王爺塑像,喜道:“來咱家喝喜酒的就是這個老人家呀!我夢見的也是他呀!”
羅三驚呆了,他當即想到灶王爺肩上立著的小鳥莫非就是先祖“羅含夢鳥”里的那只神鳥?可惜自己眼拙,無緣親見,一時懊悔不已。
這是灶王爺一次有模有樣的顯靈。
三、羅含佑后
栽種在灶王殿前的那株銀杏樹經過數百年的生長,慢慢長大了,枝繁葉茂,樹高約25米,主干直徑約1.2米,樹冠直徑約有18米,可謂是一棵參天大樹。殿后又長起了一株與之遙遙相對的大楓樹。
到了上世紀1968年,這株銀杏樹已經顯出了老態。冥冥之中,這株當年神鳥銜來的“公孫樹”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曾是不同尋常的來,如今注定它將不同尋常的離去。
這年夏季的一天,天下起了小雨,許多村人涌進灶王殿和殿左旁鋪子街亭躲雨。突然,一道閃電伴著雷鳴響起來了,雷電擊中了灶王殿前銀杏樹的主干,銀杏樹中段斷裂,斷裂的中段歪倒下來,垂直插入地下約1.5米深,并且牢牢地靠住中下端樹干,神奇無比。
當時,灶王殿前與殿左旁鋪子街亭坐著很多躲雨的人,如果樹直接倒下,將會砸死不少人,可是倒下來的上端緊緊地靠在中下端樹干上,沒有傷到一個人。人們被這神奇的一幕驚呆了,大家張著嘴硬是說不出話來。
有人說這是灶王爺在顯靈保護羅含的后人,還有人說他在銀杏樹倒下之前曾看見一只五彩的小鳥鳴叫著從樹上飛下來,小鳥顯然在報警。
村人開玩笑道:“你是看到那只神鳥嗎?那你將成為第二個羅泰來!
那人不好意思道:“可能眼睛看花了!
不管如何,村人一想到銀杏樹在倒下之前曾有人看到一只示警的神鳥,心里就格外溫暖,格外自豪,因為神鳥始終和自己的先祖羅含聯系在一起,這是羅含在庇護自己呀!
更神奇的是殿后的那株大楓樹,當時也有銀杏樹這么大了,它的一大干枝就懸于灶王殿后棟的棟宇上,整株樹的重點均偏于殿棟宇上。當時村人都擔心此樹干枝落下會砸壞后殿,有人出主意說把干枝用人工絞索拉離后殿棟宇。試了以后,根本拉不動,只能讓它就這么懸著。
就在村人提心吊膽之際,一個風雨夜,大楓樹突然被神奇般地吹倒在殿后的空坪上,后殿絲毫未受損。
村人再次驚呆了,有人說道:“那晚我從殿后經過,好像聽到有一只鳥在楓樹上鳴叫!
村人問:“你聽清楚了嗎?”
那人搖搖頭,說:“又是風又是雨的,很模糊。不過,肯定是鳥叫聲……”
人們當即斷定這是先祖羅含又在放鳥示警,難怪大楓樹倒下沒有傷到人。
這也是村人最后一次提到那只神鳥,以后就再也沒有人說自己看到過它了。不過,村人相信先祖羅含一直在庇佑自己的子孫,每當那只神鳥出現時,不是預示某人富貴,就是示警某處危情。
灶王爺也在庇護羅含的子孫,所以屢屢顯靈。每逢初一十五,都有村人帶著鞭炮和香火來灶王殿祭拜,或祈福,或求子,或求財,灶王殿的香火越來越旺,泮塘村也越來越盛。
2017年元月,有羅含后人羅育善作七絕一首以贊譽物寶天華、藏龍臥虎的泮塘村:
泮塘神韻
東方眺望巨龍飛, 西向遙觀彩鳳歸。 南水馬形仙鏡照, 北山獅子護神威。
(故事素材提供者:羅育善,耒陽市泮塘村人,羅含文化研究會會長) |